别做宿舍里的“讨厌鬼”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:1970-01-01 浏览次数:491

    对于每一个大学新生而言,宿舍都是一个成长成熟的熔炉,解决好宿舍人际关系,更是重中之重。
在中国的大学里,如果有谁觉得宿舍只是一间可有可无的栖身之所,那么我敢说,他的大学生活肯定不及格。如果持此观点的人是老师,那么他对学生的协助肯定也会出现“盲区”。
    很多步入大学生的新生都会说:“高中那会儿的班级多好……”而当他们走出大学时,就会转而留恋自己的宿舍。专业大课让班级概念渐渐淡化,繁忙的科研、教学或者管理工作让班级导师、辅导员们疲于奔命。相对松散的管理环境中,宿舍的力量潜滋暗长。
    传统观念中,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来自于教师权威。第二类影响来自校友学长,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,校友的影响力更加不容小视。第三类,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力来源便是宿舍。那个略显杂乱(当然不少都是相当杂乱)的地方没有唠叨说教,略显“复杂”的人情往来和让人欲罢不能的“寝室文化”,这些都构成了宿舍对其成员独特的影响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被宿舍“拒之门外”的人
    小刘在入学的第三个月被“宿舍”拒之门外。那一天,除他之外,宿舍里的7个男孩儿齐刷刷来到辅导员办公室,他们一副难于启齿的样子。一个宿舍里最壮实、最喜欢打中锋的男孩子红着脸说:“老师,我们要是说出来,你不会觉得我们都太小心眼儿,不像男人吧?”
关于小刘的“恶行”七嘴八舌地抖擞也来。入学至今,他从没有打扫过宿舍卫生;他住在上铺,垃圾随手乱丢,甚至有两次把擦鼻涕纸扔到别人的水杯里,让人恶心了好几天;他身上最多不超过10块钱,借钱从来不还,每次同学从家里带来好吃的,他都不请自来,吃得最起劲,但自己的零食全都锁在柜子里;嘴里的脏话太多;他喜欢显摆,总说自家的别墅有多大,宿舍条件有多差,不管别人爱不爱听,唾沫四溅;大家都睡觉的进修他还在用家乡话打手机,声音特别大……林林总总,两个多小时过去了,最后他们一致表示:这样的人大家受不了,想“扁”他的冲动已经忍耐很久,希望学校快点儿把他调出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不想“沉沦”的人
    小林最大的心病是不知道该拿自己的室友们怎么办。一块儿聊天打球,很开心;一块儿偶尔逃课睡懒觉,似乎出无甚大碍;一块在考前“临阵磨枪”,把互相精神发挥到极致。
但是一块儿去“刷夜”,小林打心眼里不乐意。家在农村,父母赚钱不容易,最大的理想是顺利学习四年,拿到学位证找到工作自食其力量。但是宿舍的同学却不能理解他的心思,看到小林不去“刷夜”而去学习,一些怪话就会冒出来,“那么勤奋,想当三好学生啊,到底和我们不一样的人,不像我们都坠落。”久而久之,室友们的圈子似乎渐渐的把他排斥在外,小林无奈又痛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大家眼中的宿舍里的“讨厌鬼”
    看到上面两个事例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眼中的宿舍“讨厌鬼”是什么样子吧:

    1、自私、骄傲书呆子型:除了学习,对任何事、任何人都漠不关心,认为自己成绩好就可以高人一头,给别人讲题帮忙认为是浪费时间。大学期间参加集体活动小于等于2次,和同学碰面视而不见。
    2、逃避劳动偷奸耍滑型:需要声明的是这个类型中的很多人都不是主观要去“偷奸耍滑”,只是劳动习惯过于缺乏,但是无论如何在室友的眼中都是一样—逃避劳动,天理难容!值日经常被“忘记”,极少打水偏偏又是用水大户,经常把别人的水壶用得一滴不剩……
    3、闲话牢骚、“漏勺”嘴型:流言的发源或是散布者。搬弄是非,让宿舍鸡犬不宁,损人也不利己;一转眼就忘记自己“绝不说出去” 的信誓旦旦,好友的倾心吐胆不到半天就成了人尽皆知的“秘密”。
    4、投机取巧,虚荣摆阔“烧包”型:为拿奖学金去作弊,得逞之后沾沾自喜;言必名牌,连厕纸都想用进口的。
    5、小偷小摸“贪小”型:他有无数理由去和别人借用任何东西,大到笔记本、衣物,小到橡皮头,总归是有别人的就不动或者尽量少动自己的,当然还有不请自拿的。一个学生发现不到两周自己新买的面霜就用去了一半,留心之下发现原来是某室友所为,那感觉真像是鞋子里粘着饭粒子……
    6、不讲究个人卫生型:衣服总是堆成小山,几个月都没有打算洗一下;从来也不按时洗澡,不但如此还过分到将自己的臭袜子到处乱放,在宿舍里不停的散发着臭味。
    妥善处理与“恶室友”的关系与不当“恶室友”一样重要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道理总是说者容易做者难,而协助其弃“恶”从善更需要勇气和智慧。
    第一,入室之初,建立大家认可的宿舍公约;
    第二,厌恶和抱怨只能给彼此关系带来负性影响,室友们定期座谈、开诚布公交流彼此想法很重要;
    第三,尝试参与“宿舍之星”类型的评选活动,调动全员参与;
    第四,把对“恶室友”的想法向辅导员老师或者心理咨询老师及时沟通;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摘自心理医生2010.06上半月刊  作者:李鑫)